时政微观察丨用实干推动发展
在具体制度设计中,新三板市场等新分层市场设计应该坚持市场原则,弱化行政审批,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,从而提高市场运行效率,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。
把握了 这种公司,长期持有可能能赚到钱。大的公司分析起来很难,它拆了东墙补西墙,你都不知道哪个部门亏损,哪个部分代表未来的前途?另外譬如这次金融危机,大的金融企业就得靠政府去救。
在高价时期,很多企业就猛投,觉得有利可图。越说没有,越怕短缺,越想买,又预期价格会进一步上涨,于是就产生了向上的overshoot。行业的发展、消化、巩固都需要一个时 间,你要摸清,否则就容易被忽悠。投资周期的长短判断,直接关系到回报与风险 任何行业发展都有它的周期特点,企业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,一般是慢慢开始然后猛的发展,一旦进入成熟状态,按部就班之后可能机会就不太多了。单纯讲互联网金融在国内很热,但我觉得互联网就是互联网,金融就是金融。
那么,大宗商品为什么判断比较难?因为这个行业是长周期的。如果盲目的跟风,看到别人说长期持有,自己也说买了就持有不卖,这不是真正意义的长期投资,因为有可能你会将一个原本 适合短期的投资误认成长期的。2012年12月虽然创业板已经走牛,但是很遗憾,一直没有增量资金进来,场内的投资者存量博弈、左右互击
我个人认为,开始实施注册制最有可能的时点是2016年,那么公司上市融资定向增发的节奏,可能会比2015年更快。但这也使得整个市场的投资专业性较差,更容易导致股市暴涨暴跌,慢牛在中国从来就是一种理想而不是现实。同时,今年的定量增发也有大幅提高,新三板市场异常活跃,已经有2300多家公司上市。反观中国的股市,目前仍然以散户投资为主,如果出现这样的波幅是很难承受的,上证综指六个月涨了一倍多,比美国道指六年的总涨幅还要高。
程漫江:应该看到这一轮股市的上涨有非理性的一面。从市场的风险角度来看,如果原本预期的改革没有如期实施,而传统的保增长的方法也无法阻止经济下滑。
遗憾的是,本应在春节前就推出的国企改革总体方案,一直进展缓慢,各方都在放缓国企重组、混合所有制并购进展。此外,注册制的推行还会减少壳资源炒作现象,提高投资银行的专业能力,弱化上市公司圈钱动力和超额募资现象。现在这些中老年人投资股票,他们对机构投资者缺乏信任,不愿意更多地合作,未来的年轻人、知识群体会好一些,他们对专业机构投资者的专业能力也会认可,所以投资市场以中小散户为主转向机构投资者市场,不能急,需要慢慢转。由于融资炒股下跌到一定比例会被强制平仓,不仅会对融资者带来损失,资金出借者也会蜂拥出逃,产生连带的雪崩和踩踏效应,导致股市加速下跌。
企业股票市值对股票所代表的资产重置成本的比值,托宾Q值越高,公司越倾向于通过股权融资、扩大投资,而企业投资支出增加直接拉动市场需求。只要是信息透明的自愿交易,任何一种价格都是公平的。注册制推出的第二难点是《证券法》的修订程序。港股通、台股通实际上是中国资本市场以自己的方式和特点,和全球资本市场加速融合的过程,这非常有趣也令人激动。
钟伟:从现在一月两发的节奏来看,我估计现在在证监会排队等待上市的公司应该能在2015年底基本IPO发行完毕。三是退市制度的顺利执行。
在此背景下,应该对创业板指数和个股率先引入做空机制。第二,中国股市沉静了七年,充分暴露出在宏观政策方面资本市场始终被边缘化的问题。
林采宜:股市有没有泡沫不能笼统地定义。CF40:4月20日,《证券法》修订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。迄今为止,无论是海上马车夫荷兰,还是日不落帝国英国,或是强大的美利坚合众国,他们都是伴随着世界第一资本市场中心的转移而不断强大的。因此,在实体经济冷的背景下,股市的发展也能够反作用于实体经济,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,不断产生新的效益。体现在两个方面,一是证监会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范围、清晰准确及详细程度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,其中包括经验过程可能遇到所有的情形包括风险,都必须准确地披露给投资者,证监会的审核将聚焦披露的完整性。其次,股票质押和约定购回温和增长。
解决信心问题,实现财富增长,拉动消费。目前融资余额达到1.1万亿元,但融券只有60亿,融资融券比达到99.5:0.5,显然这不是一个双向平衡,做多的力量远远大于做空的力量。
如果股市继续大幅度非理性上涨,,这种转移还会加速, 事实上会拉升金融系统的风险.从银行系统来看,一方面,原有的系统性风险正在暴露,如因产能过剩产生的坏账率比较快的上升。目前,思想统一之后,为了迎接注册制的推出,上交所、深交所已经增员近百人,用以加强核准队伍。
五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的进一步提高。但目前中国的注册制到底是什么样的注册制,还是耐人寻味的。
《证券法》修订草案已经明确注册制是在证监会注册,由交易所核准,并不是不需要核准,其战略意义在于监审分离,证监会依然可以把握节奏。但注册制总比现在的核准制要好,使得以后上市的具体安排,最终是由投资者、拟上市公司、证券机构和市场中介等共同决定这个过程,可能会更市场化,更透明,行政权力的介入相对比较少。林采宜: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: 一个是市场利率下行的预期。您认为此轮牛市对国企改革会带来什么影响? 刘纪鹏:与其说此轮牛市对国企改革的影响,不如说国企改革的良好预期刺激了股市。
当前经济增速有所下滑,通过股市来解决实体经济融资不足的问题,在战略选择的准确性上,将由投资人进行风险判断,而不是由相关部门作出指令性计划。另一方面,新一轮股市的非理性上涨会导致银行累积新的风险,理财产品资金投向股市,表面看来,风险将由投资者承担,但最终还需银行买单。
第一,加速券商洗牌,大中小会洗牌,券商兼并收购可能会加速。虽然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,但资本市场的影响力却微乎其微。
程漫江:无论是从遏制经济加速下行的角度看,还是从加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实际需要出发,都在呼唤加快推进改革,如国企改革。创业板目前已经是害群之马,在100倍甚至200倍以上市盈率的背后,隐藏的是家族企业的一股独大问题。
CF40:现在市场上有一种观点认为:我国当前是在用股市的泡沫来推动经济,我国历史上采取的是股市与楼市相互交替出现泡沫的经济政策,您如何看待这个观点? 钟伟:楼市泡沫之后,通过吹大股市泡沫来拯救中国经济这条道路是否走得通,取决于一系列因素。今年4月,《证券法》修订草案提请一审,预计7月份进行二审,9月份进行三审,照此程序,最快将于今年9月—10月推出注册制。七年来,国内各项金融改革已进入关键时刻,但我国股市仍远落后于发达国家。但实体经济资金利率却很难降下来,经过几次降息后,实体端的实际利率水平并没有真正下降,并且债券市场的真实利率水平近期仍在上升。
对于今日的中国,如果亚投行只是拉开了中国走上国际金融舞台的序幕,今后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决胜必在资本市场。走好慢牛一是需要企业利润的持续增长以支撑其股价的步步攀高,二是市场投资者对估值泡沫和短期风险的理性认识。
首先,融资融券余额持续增长。对于上市公司的审批核准权力由证监会下放到了交易所?还是交易所只是会员机构,更多地由市场机制决定,比如投资者、证券公司、拟上市公司三方来市场化决定,现在不清楚。
同时,也要认识到,美国能够从金融危机到财政危机中迅速走出来,与其资本市场高度发达,能够屡创历史新高密切相关。所谓改革牛,是因为期待经济下行过程当中能够通过改革来扭转这种局势,宽松牛是期待经济下行过程当中,宏观调控政策能更灵活宽松,所以这个是出现股市热、经济冷的很重要的背景。